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内江新城长江森林公园
新城规划
规划原则 产业主导,强调组团发展
规划高度 站在全球,超前规划新城
规划实施 确保品质,多家央企参与
声音
“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发展的优势和建设的速度,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城市重点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一定要做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落后。”曾万明
新城新格局
内江新城’强调组团发展,组团式发展有利于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新城新产业
“高铁片区东北方向,将建造上千亩生态园林,打造养生和养老产业。”
“内江新城”规划是怎么出来的?“内江新城”规划建设是什么样的?“内江新城”对普通百姓生活有何影响?日前,内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郑华接受记者专访时,谈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产业主导 新城强调组团发展
郑华表示,内江新城的规划,强调以产业为支撑,实现产城一体。“内江城区因沱江从中穿过的缘故,在发展的时候注重依托沱江,向南北扩展,但由于南边山地丘陵较多,所以内江新城中心组团的位置选在了北边。这一次规划的原则,就是产业主导。”郑华说:“这也是内江市委践行省委‘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一个具体体现。”
“过去我们强调以辐射的方式扩展城市。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功能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却是诸多‘城市病’,这种城市扩展理念已经过时了。‘内江新城’强调组团发展,组团式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全球高度 奠定百年城市格局
“规划的内江新城建成后,内江城市格局将持续几十甚至上百年不变。”郑华说:“内江新城,必将泽被一代人!”
郑华分析认为,内江新城建成后,内江城镇化率将超过50%。正因如此,内江新城的规划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万明书记会提出,要站在全世界的角度,超前规划内江新城。”
郑华还透露,内江新城的建设将与多家大型央企合作,确保高品质。“中建八局、中铁十七局和中国第五冶金建筑公司都将参与新城基础设施的建设,每个公司都将完成第一批次不低于10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郑华说:“这是内江城市建设史上,第一次与央企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合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完善设施 打造养生养老产业
郑华还特别谈到了新城起步区中心组团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内江老城区没有一个音乐厅、体育中心,作为张大千的故乡,甚至连个美术馆都没有。”郑华说,“要在老城区搞这些公共设施,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也很高,新城建设将把这些问题‘打包’解决。”
“中心组团高铁片区东北方向,将建造上千亩生态园林,并打造养生和养老产业。”郑华说,“到时候,只需半小时,成都人不仅可以来吃喝玩乐,还能把家里的老人接过来。时间紧,耍完半小时可回家。不赶时间的,夜宿内江,看沱江夜色,听小桥流水,吸森林富氧,安逸!”
决策背景
酝酿一年 新城起航
2011年1月,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公布,内江被列入全省重点规划建设的8个百万人口特大城市之一。
2011年12月,内江全市上下开展了“新的起点上内江市情再认识”重大课题调研活动,把解决城市发展方向列为主要课题之一。在问计于民、问智于民的基础上,内江市决策层提出在改造提升旧城的同时,把内江新城建设作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主攻方向和首要载体。
2012年1月,内江市有关部门开始着手内江新城的初步规划,当月中旬,内江新城初步方案出炉。
2012年2月2日,内江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要建设“新城”。
2012年2月20日,内江市委书记曾万明主持会议研究“内江新城”规划建设等有关问题,这标志着“内江新城”建设全面启动。
2012年2月23日,内江市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内江新城”怎么建欢迎大家提意见》的民意征集,短短一月时间,收到上百条建议。
2012年3月中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组进驻内江,开始着手实施中心组团详规工作。
2012年3月27日,“内江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要求,要把“内江新城”建设作为我市“一号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科学发展示范区、产城一体样板区、扩大开放前沿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2012年4月11日,内江召开“内江新城”储备土地用地规划工作会,讨论如何科学规划社会公共基础设施,选好址、布好局,推进“内江新城”建设。
2012年4月16日,“内江新城”建设筹备工作会召开,对新城建设启动仪式的“动员大会、项目签约、开工仪式”三项内容进行再细致分工,进一步落实工作,明确责任。
2012年4月24日,内江举行新城建设动员大会,随后两天内将举行“项目签约、开工仪式”。
名词解释
组团式城市结构
城市组团式发展最明显特点就是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中心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信息网的通达性,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我国的城市规划曾受前苏联“摊大饼”式模式的影响,以辐射的方式扩城,形成了今天单一中心的同心圆线性发展结构。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单一中心结构模式已难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伴随而来的就是诸如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坚持组团式发展思路,能够快速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拓展城市区域面积,形成城市的多个核极,从而有效缓解现代“城市病”。组团式发展还能推动区域间的资源共享,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