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城乡规划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发展史资料8-1

|0·2009-10-19 15:27:29浏览0 收藏0

研究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建设实践
(意义、内容、方法)
1 研究意义
研究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建设实践的意义至少可归纳为三方面:
(1) 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2)丰富人居环境科学内容,推动学科建设;
(3)带动中国城市史学研究朝着新的方向、领域拓展,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促成新的研究生长点。
1?1 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城市的首要属性是“人居环境”,正是由于这种概念的日益淡漠,片面追求城市建设的经济目标,导致了现代城市的各种“非人化”病症,带来其发展前景的危机,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百年中这种现象达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终于使人们对城市的生存都提出了疑问。
在尊重城市其它职能的前提下,重新树立并强化城市的“人居环境”意识,是纠正解决诸多现实问题,进而实现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之一。
中国传统城市是世界城市当中的一个独特体系。一般认为,中国传统城市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为政治和军事的统治工具,但无论如何,它首先是人们的聚居之地,然后才能成为其它是不可否认的。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显著不同;民族众多,各地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不同;历史悠久,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发达早、程度高;政治制度、社会形态、思想文化、观念意识成熟而独特――所有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城市在“人居环境”建设上积淀了丰富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体现着东方特有的智慧、才能和价值观念,在当今中国和世界城市发展的难题面前,愈发显示出可贵的价值。对它的挖掘整理,继承发扬,将极大地帮助今天的我们实现目标。
1?2 丰富完善人居环境科学的内容,推动学科的建设
从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后,全球范围内的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寻求解决办法的努力随之就没有停止过。从1898年霍华德(e.howard)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开始,人们实验过各种理论,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总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到本世纪50~60年代,希腊学者道萨迪斯(c.a.doxiadias)在批评总结现行的建设方式和学科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人类聚居学”(ekistics),以求全面、综合、系统地研究解决人类在聚居状态下的各种问题,使这种努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76年的人居大会(habitat)首次提出全球范围的“人居环境(human settlements)”概念,对其前景发出警告,谋求可持续发展遂成为世界性的热点议题。
在老一辈学者高瞻远瞩的领导下,我国的城市和建筑学界,一方面以世界为己任,一方面针对中国的现实,着眼于人类生存与居住环境的持久发展,融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立足广义建筑学,正致力于“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的创建。人居环境科学方兴未艾。
吴良镛先生指出,所谓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不是象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是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1].
可见,人居环境科学的建设意义重大,它的建构是一项涉及到多学科交叉的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内容和建设实践的研究整理,无疑是此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1?3 带动中国城市史学研究朝着新的方向、领域拓展,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促成新的研究生长点
显然,“人居环境科学”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思想方法上都与传统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很大的不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它关怀的不是简单的日常居住问题,而是人类生存状态的好坏、生存能否长久等带有根本性的大问题,因而研究的宗旨十分深刻。由此带来研究起点的增高,领域的扩大,内容的丰富,研究局面为之大开,课题随之增多。即便是旧的课题也可能因为视角的转变和视野的开阔而产生新意,导致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研究生长点的产生,以“人居环境”的概念来理解并研究中国传统城市便属此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念的创新。长期以来,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立场出发,给了城市以不同的定义。在历史研究中,最常见的是把城市作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职能工具,认识其价值,考察其历史作用及发展演变规律。在以往对城市固有的观念意识上推陈出新,以“人居环境”来理解并研究中国传统城市,是概念上的一个突破,是研究理念上的创新,相信因此会产生许多对城市的新的价值认识。
二,概念的突破、理念的创新,必然带来全新的视角转换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变化,产生一系列新的成果。
三,探讨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学”内容是现代理论在传统研究对象身上的应用,加大了城市史学研究的科学成分和理论强度,必然会提高水平。
2 研究内容
因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和建设实践内容的研究需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采用“大地域分区”的方法,对中国传统城市进行地区分类;(2)采用“大历史分期”的方法,对各种地区城市的发展进行分期;(3)在分类与分期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归纳整理各类型各时期的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的“人居环境学”思想和实践内容。
2?1 “大地域分区”――中国传统城市的地区类型划分
以所属的人文区域对城市作地区分类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各地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条件、社会文化条件及发展历程差异很大,历史地形成了若干不同的人文区域。在这些不同的人文区域中,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敏感而集中地反映在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中,使之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尽管人文地理学者对中国的人文区域划分并不十分一致,但大同小异。有一种是“两区三级区划”,即把中国分为“东部农业文化区”和“西部游牧文化区”两个基本大区(一级),下面又划出四个亚区(二级)和15个副区(三级)。东部农业文化区中分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亚区”两个亚区,其中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里又分出12个文化副区。西部游牧文化区中分为“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和“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两个亚区,其中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又分出3个文化副区。另一种是“三区两级区划”,把全国分成西部区、北方区、南方区三个基本区(一级)和11个亚区(二级)。西部区中分出内蒙古亚区、新疆亚区、甘青宁亚区、西藏亚区;北方区中又分出东北亚区、华北沿海亚区、晋豫陕亚区;南方区中又分出江浙亚区、皖鄂湘赣亚区、华南亚区、西南亚区。
参考这些人文区域的划分,结合各地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予以整合,分级别划分区域,即分出若干区、亚区、副区等,将城市归类,分别加以研究。
2?2 “大历史分期”――各地区传统城市的发展分期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但各地的历史发展很不平衡,城市的发展进程也表现出明显的步调差异,以往惯用的全国统一的历史分期无法对此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应根据城市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分别对各地区、各类型城市的发展作历史分期。
城市发展的分期不必拘于朝代,尽管朝代的更迭联系着社会的变迁,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但二者并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城市发展自有客观的规律。
梁启超先生研究中国历史时,将其归纳总结为三段:一是从黄帝到秦统一的上世史,概括为“中国之中国”;二是从秦统一到乾隆末年的中世史,概括为“亚洲之中国”;三是从乾隆末年到晚清的近世史,概括为“世界之中国”。这样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有其极为精到之处,其方法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我们不妨按城市自身发展的史实,划分出几个特征突出的时期,给予意义鲜明的概括,以此整体观察中国传统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演进过程。
2?3 “以点带面”――以典型案例研究各种类型和各个时期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学”内容
以上述方法对各地城市作出类型与发展阶段的划分,就建立了中国传统城市类型与发展的“大地域分区,大历史分期”的时空坐标,在具体的空间范围和时间段内,把中国传统城市区别为多个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再选取其中的典型案例,分别对其“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有:
――影响城市建设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形态、思想文化、观念意识及其它人文因素;
――影响城市建设的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及其它自然因素;
――城市选址问题;
――城市的物质构成要素问题;
――城市的内部结构与总体形态及其生成法则;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造的技术和艺术的方法与手段;
3 研究的原则、路线与方法
研究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建设实践的原则、路线和方法概括起来有:(1)立足于“城市居民”的研究立场,强调人本主义核心;(2)多层次的系统研究;(3)多侧面的全方位研究;(4)秉承“融贯”的学术研究思想。
3?1 立足于“城市居民”的研究立场
城市研究的立场、方法和角度有很多,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国传统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切主要围绕着居住于城市当中的人??“城市居民”展开,以此包融与之相关的人文状况和物质建设的所有“软”“硬”件。这里的“城市居民”是普通意义上的,包括所有长期生活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上至皇帝和达官贵人,下至一般平民百姓。
考察“城市居民”对城市物质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两条:
其一,城市居民与城市各项物质设施的对应关系,即根据身份、职业、人数等分析城市居民的成分与阶级构成,了解他们各自的生活、劳动特征以及思想情感的需求,明确与之对应的各项城市物质设施。
其二,城市居民与城市的结构布局及各类城市环境的生成关系,即分析在何种规律、原则的支配下,以满足各类城市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城市的各项物质设施如何组合匹配,形成了城市的结构布局与各类的城市环境。
应该认识到不同身份的城市居民对城市的影响力差别很大,比如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中国传统城市主要体现了上层阶级的意愿,但这并不等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在城市当中没有反映,有时这种反映还是十分强烈的。一般而言,在中国传统城市的建设中存在着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相当大的矛盾,二者的利益和要求相冲突。统治者往往不惜牺牲基本的城市功能和民众的合理需求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对矛盾斗争的运动过程构成了中国传统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内容,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着眼点。
3?2多层次的系统研究
人居环境的构成具有层次性与系统性,纵横关联。中国人居环境的层次与系统结构又具有自身的特征。层次意识和系统思想是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特征,在道萨迪斯那里,人居环境系统的构成有如下十个层次:家具;居室;住宅;居住组团;邻里;城市;大都市;城市连绵区;城市洲;普世城。吴良镛先生进一步将其概括为五大层次:建筑;邻里(地区);城市;区域(国家);全球。
对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学研究当然要立足于“城市”这个层次,但又不能仅限于这个层次,必须上关下联。根据中国传统城市的特点,向下深入到“家庭”层次,向上延展到“区域”层次,这样就形成了如下三个重点研究层次:
家庭层次??包括家具、住房、庭院等元素;
城市层次??包括建筑、园林、街道广场及其它城市设施等元素;
区域层次??包括城市本身及周边的自然、乡村等元素。
这三个层次既相互区别,又是紧密联系的,其中城市是核心层次。向下解析出“家庭”层次,向上将城市与周边的自然、乡村联系统一为“区域”层次,极具中国特征,原因在于:
一,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对中国人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乡村社会一样,中国传统城市中的家庭集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同时负担政治、宗教、文化、教育等其它多种功能,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小世界,构成相对独立、封闭、完善、自我存在的“人居环境”实体。
二,作为统治中心,中国传统城市在政治上统治农村,在经济上则依赖农村,以广大的农村为生存基础,离开农村的支撑,城市一天也不可能存活下去。所以在发展的初期,中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建设就具有朴素的、但却是明确的区域意识,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区域意识一直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优良传统。同时,特有的哲学思想和观念意识,又使城市建设十分注重与外在自然的配合,追求区域生态上的平衡,早在先秦时代的言论和规章制度,对此就有多种反映。
3?3 多侧面的全方位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关注着所有对人类聚居地发生影响的外来因素,也关注着人类聚居地之内的方方面面。它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研究范围涉及土木、水利、地理、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经济、社区、文化等各个方面。吴良镛先生将其归纳为五大系统:居住系统(shells);支持系统(networks);人类系统(man);社会系统(society);自然系统(nature)。
这几个系统又可进一步进行子系统的分解。
五大系统的划分同样适用于中国传统城市,是指导研究的纲领。接下来,需要针对中国传统城市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认定各个系统的组成内容,也就是各个子系统和组成要素,从而明确研究的对象及方向。
目前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城市研究的一个缺陷是单一性或曰片面性,即注重物质视野而忽略了人文视野――注重城市的物质元素、平面布局、形态结构等,忽略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更勿论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