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城乡规划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发展史资料8-3

|0·2009-10-19 15:27:29浏览0 收藏0

1.城市形态
在汉魏洛阳的基础上修建。受旧地的制约,规划布局采取东西宽、南北窄的形制,但也有所创新。
城市由内城和外郭构成。内城东西宽约六里,南北长约九里。城北有谷水,东西南三面有阳渠环绕。四面有城门十三座。外郭是东西约二十里,南北约十五里的横向长方形。南临洛水,北达邙山,东至建春门外的七里桥,西至阊阖门外的长分桥。坊里、市大部分在外城。
2.宫殿
改变了东汉以来南北两宫的制度,而建单一宫城,位置在城的北部,即东汉北宫故址。
3.园林
宫城北墙与洛阳北墙之间约500米,为禁苑所在,即史书所载之华林园。《魏书?郭祚zuo传》:“高帝曾幸华林园,因观故景阳山,祚曰:‘山以仁静,水以智流,愿陛下修之。’高祖曰:‘魏明以奢失于前,朕何以袭之于后?’”尽管如此说,还是在园中九华台上筑法凉殿。
4.坊里、市、居民
《洛阳伽蓝记》(卷五)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划分三百二十个里。
《魏书?广阳王嘉传》:“请于京师四面,筑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魏书?世宗纪》景明二年九月丁酉you,“发畿内夫五万人,筑京师三百二十坊,四旬而罢。”坊里300余,规划严整。平面正方形,每边300步,合当时的1里。若以户均5口记,约有人口50多万。坊里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四面开门,每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洛阳有三市。小市,大市,四通市。
小市,位于东面青阳门外三里,又叫鱼鳖市。大市,位于洛阳西阳门外四里处。周围八里。有十个里坊环绕。东,通商、达货二里。居民尽皆工巧,多以杀猪宰羊为生,很富有。南,调音、乐律二里。居民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西,退酤、治觞二里。居民多以酿酒为业。北,慈孝、奉终二里。居民多以棺椁、赁蒇er车(丧车)为业。东北,准财、金肆二里。富人在焉。《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金银锦绣,奴婢缇(ti)衣,五味八珍,仆隶毕口。”四通市,位于洛水永桥以南,又叫永桥市。水陆交通便利,是洛阳最繁华之处。伊洛之鱼,于此售卖,鱼味甚美,京师人曰:“洛鲤伊鲂,贵于牛羊。”四方客商,在此交易。
四通市附近,御道之东,设四馆接待客人:金陵,南方客人;燕然,北方客人;扶桑,东方客人;(扶桑,神树名,传说中东方日出处的大树。)崦嵫,西方客人。(崦嵫,山名,在甘肃天水县西,古代传说日落之处。)
御道西设四里,外来客商愿定居的,赐给宅院。归正里,南方客人;归德里,北方客人;慕化里,东方客人;慕义里,西方客人。
5.国子学、寺院
孝文帝重视汉文化,于御道东、宗正寺北设国子学堂,在开阳门外设太学。大兴佛教。修建寺院,开凿石窟。
隋大兴
1.隋建新都的原因
隋朝(581~618年),杨坚建立。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起二百多年的大分裂局面,以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为中心的中国,繁荣程度超过了两汉,“古今称国之富者,莫如隋”。
隋炀帝荒淫败国。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被杀于江都(今扬州),李渊废恭帝杨侑自立,隋亡。传三帝,历时38年。隋朝虽短,但同秦朝一样对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隋朝都城初期为汉代长安。开皇二年(582年),创修新城,以封号大兴公为名,称大兴城。开皇三年(583年)迁入。弃长安而另筑新城,主要是汉代旧都已不敷需要。隋文帝和王公大臣进行了详细论证,说明迁都的理由和历史根据。
理由一,汉长安城自然环境差,地理条件有局限性。位于龙首原之北,又近渭水,城内潮湿,又有水淹之虞。《隋书?庾季才列传》:“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理由二,自汉以来,汉长安城屡遭战乱,城以残破,“台城制度窄小”(《隋书?李穆列传》)。正如隋文帝所说:“凋残日久,屡为战场,久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又非谋筮shi从龟,瞻星揆(kui, 测量)日,不足建皇王之邑。”(《隋书?高祖本纪》)
历史依据,历代都城屡有迁徙,隋朝当然也可以。《隋书?高祖本纪》:“王公大臣陈谋献策,咸云羲、农以降,至于姬、刘,有当代而屡迁,无革命而不徙。曹、马之后,时见因循,乃末代之宴安,非往圣之宏义。”新城位于汉长安城之东南。这里是龙首原之南,北距渭水较远,其南地带开阔,平原面积大,有发展余地;自然环境优美。《隋书?高祖本纪》:“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fu,多),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公私府宅,规模远近,营构资费,随事条奏。”左仆射高锴(jiong)、将作大臣刘龙、钜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高龙义等负责创制新都。高锴总领其事。“领新都大监,制度多出于锴”。“锴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及长,“习兵事,多计略”,在政时,“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隋书?高锴列传》)将作大臣刘龙,“性强明,有巧思”。(《隋书?刘龙列传》)创建新都时与高锴“参掌制度,代号为能。”钜鹿郡公贺娄子干,“少以骁武知名” (《隋书?贺娄子干列传》)。隋文帝时,屡立战功,授营新都副监,又拜工部尚书。
宇文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隋书?宇文恺列传》),隋文帝时,拜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子。营新都时因有巧思,又诏领新都副监。“高锴虽总大纲,凡所规划,皆出于恺。”
隋炀帝修东都,又为东都副监,寻迁将作大臣。史书记载:“宇文恺学艺兼该,思理通瞻,规矩之妙,参?班尔,当时制度,咸取则焉。其起仁寿宫,营建洛邑,要求时幸,穷侈极丽,使文皇失德,炀帝失身,危乱之源,抑亦此之由。” (《隋书?宇文恺列传》)
大兴城的营建,先修宫城,即大兴宫。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三月,修筑外郭城,“发丁男十万城大兴”(《隋书?炀帝本纪》)。修完的大兴城,北临渭水,东有灞水、?水,漕渠运输十分方便。城南对终南山,西有秦代阿房宫及汉昆明池等遗址,北有皇帝的禁苑,并将汉长安城也纳入禁苑之中。
唐长安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武则天,公元690年改国号为周。705年,中宗复位,复国号唐。唐玄宗李隆基,“天宝盛世”,“安史之乱”。唐长安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东临黄河,其它三面被重峦叠嶂所环绕,所谓“四塞以为固”。所在地沃野千里,历经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的经营开发,至唐朝,是第十个朝代,前后历时1062年。唐长安是在隋大兴的基础上建立发展的。
1.城市形态
唐长安分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
1.1. 外郭城
外郭城又叫京城,是一般居民和官僚的住宅区,也是长安城的商业区。东西较长,南北较窄的长方形。史书记载,东西十八里有余,南北十五里多,城周六十七里,城高一丈八尺。
考古实测,东西宽9721米(由东面的春明门至西面金光门的直径,包括东西城墙厚度在内),南北长8651.7米(由南面明德门至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偏东处)。(见《唐长安考古纪略》,《考古》1963年11期)与记载大致相近。郭城在东、西、南三面拱卫着皇城和宫城。南北方向大街11条。东西方向大街14条。城门12座。
外郭城由工部尚书阎立德主持修建。其父阎毗以工艺著名,阎立德承父业,性“机巧有思”。终南山的翠微宫、宜君的玉华宫、醴泉的昭陵等,也是他设计营造的。
1.2. 皇城
皇城又叫“子城”,唐朝廷中央机关所在地。位于宫城之南,之间相隔了一条300余步宽的横街,实际上是一个广场。东西宽与宫城相等,5里115步;南北3里140步。周长17里150步。南面三门:西面两门:东面两门:皇城内东西向街道7条,南北向街道5条,分别通向皇城各大门。
1.3. 宫城
是皇帝和皇族居住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场所。宫城位于都城北部的正中。分为三部分:太极宫(又称西内)、东宫和掖庭宫。宫城东西四里,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周长十三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五尺。宫城南面设5个门。北面设3个门。
皇帝平时居住的地方是三宫,即太极宫,又称西内;大明宫,又称东内;兴庆宫,又称南内。总称三大内。
1.3.1.太极宫
太极宫是李世民处理朝政的地方。原为隋代的大兴宫,北靠龙首原,坐落在承天门大街中轴线的最北部。宫中建有16座大殿和许多楼阁亭榭。正殿为太极殿,是举行“中朝”的地方。太极殿北边的两仪殿是举行“内朝”的地方。太极殿南面的正门承天门是举行“外朝”的地方。如国家大典、改元、大赦、元旦、冬至大朝会,以及阅兵、受俘等。东宫是皇太子居住地。掖庭宫是嫔妃们居住的地方。三宫之间有高墙隔离。
1.3.2.大明宫
原名永安宫,贞观八年(634年)修建。李世民让其父李渊在此“清暑”。第二年改名大明宫。又因位于太极宫之东,还称“东内”。高宗以后,唐历代皇帝移居大明宫。但有些朝廷大典,如皇帝即位、葬礼、婚礼等,仍到太极宫举行。
大明宫遗址位于今西安火车站北1公里多的龙首原上。考古实测,宫城西墙2256米,东墙2614米,略呈楔形。周围7公里多,面积约3.2平方公里。大明宫有三大殿,即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另有一个重要的大殿是麟德殿,因建于高宗麟德年间,故名。位于大明宫西部,是举行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
1.3.3.兴庆宫
位于长安城内兴庆坊,原是唐玄宗李隆基未做皇帝时的旧居。即位后开元二年(714年)改成兴庆宫。又因位于大明宫之南,当时又称“南内”。
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80米,周围4.6公里。四面设门,正门兴庆门位于西墙北部,朝西开,区别于太极宫和大明宫朝南开的正门。宫城分两部分,北部是宫殿区,南部是园林区,中间为一道隔墙。
建筑特色为楼式建筑。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均为楼房。西边胜业、安兴二坊住着李隆基的两位兄弟,为示兄弟相亲之情,故兴庆宫西边的一座楼命名为花萼(e)相辉楼。
兴庆宫内种植牡丹,有“国色天香”之誉。
2.园林
芙蓉园,城郭外东南隅,面积144余万平方米,周围约7公里,四面有墙。
曲江池,秦代就很有名;汉武帝时把曲江划入上林苑,对曲江进行开凿;隋朝又深挖了曲江,还改名为芙蓉园。唐朝进行了扩建和修葺,曲江池成为皇室和王公大臣游宴之所。面积70万平方米。新科进士也常到此游宴、赏花。
禁苑,位于长安城北,是皇帝游猎和娱乐的场所。周围有墙,东西27里,南北33里。其范围,东至?水,西包括长安城,北枕渭水,南接京城。
3.街道、里坊、人口
大街南北11条,东西14条。朱雀大街。长安里坊共计109处。面积与平面布局不尽相同。坊里有围墙,皇城南朱雀大街两侧的36坊只设东西相对两门,其余各坊设东西南北四门。坊门定时起闭,实行宵禁。启闭的信号原为各街传叫,贞观十年(636)以后,以鼓为号,晓鼓三千,暮鼓八百。“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茫茫空有月”。坊内结构规整,皇城正南的36坊和大明宫前新开的光宅、永昌、翊(yi)善、来庭4坊,只有东西向坊街,称为横街;其余各坊均有十字街。沿坊墙内侧四周还有墙街。与坊街纵横相连的是巷曲。长安人口约百万。人口构成复杂。分布东半部多于西半部,北半部多于南半部。其原因是这两个地方是政治中心和风景区所在。
4.两市
长安有东西两市。东市原为隋代的“都会市”,西市原为隋代的“利人市”。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市内有“井”字形大街。东市是四方财物的集散地,有220行。西市又称“金市”,店肆与东市略同,居民多是浮寄流寓,人口比东市多。盛唐以后,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外国商人多聚集在西市。
5.经济、社会、文化
6.唐长安的毁灭
从隋开皇二年(582年)修大兴宫开始,历经唐王朝的扩建,至904年朱温对长安城的毁灭,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隋唐东都洛阳
五代十国诸国的都城
五代:
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都城开封、后唐都城洛阳
十国:
吴越都城杭州、吴都城扬州、南唐都城金陵(南京)、闽都城长乐(福州)、南汉都城广州、楚都城长沙、荆南都城荆州(江陵)前、后蜀都城成都、北汉都城太原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