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
城乡规划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城市发展史讲义四
|0·2009-10-19 15:27:29浏览0 收藏0
四、宋代的商业与城市发展
能否突破官立市制,看来已与中国封建统治的安危联系在了一起,也成了中国城市进步能否启动的开关了,从很多方面来讲,中国城市早已是商业发展的一块沃土,只是受到人为的压制,城市商业活动的规模和意义才显得那么局限。一旦条件成熟,它蓄积已久的力量就会冲破桎梏,喷薄而出,以酣畅淋漓的姿态改变着城市的一切。这情形,富有历史意义地,在北宋时期发生了。
宋代商业的发展,费正清等认为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它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变化是全面而又深刻的。而所有这些变化首先一个表现,是延续千年的市制与坊制的全面崩溃,而市制与坊制的崩溃最终又既归果又归因地与“街市”的产生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市坊制的崩溃与街市的产生是同一件事。
东京,是北宋的都城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来开的重要意义。市坊制度解体、街市繁荣是东京最为典型的城市特征,是东京区别于前代都城的关键。在这里,街市首次作为中国都城中的一种主要存在,并发育成为一种机能多样,形态丰富,相当成熟的城市功能要素,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整体,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如果把城墙作为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性质的形象代表的话,那么街市就是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的典型标志。
1.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中国城市,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1)夏――中国古代城市始于夏;
(2)西周――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
(3)春秋战国――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博士“先秦城市总体观”:与先秦时期国家发展的三大阶段相对应,先秦城市的演变可分为三个互相继承但又各具特色的发展时期,即肇始期、确立期和转型期。
第一阶段 肇始期
1.时间:约相当于仰韶后期到龙山时代阶段,即距今5500年~4000年之间的铜石并用时代。
2.社会特征:万邦林立的初期国家阶段。
3.城市诞生萌芽。
第二阶段 确立期
1.时间:约相当于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2.社会特征:共主支配下的广域王权国家。青铜时代。
3.城市类型:王朝都城;方国城;周边邦国部族城。
4.城市特征(以王朝都城遗址为典型代表)
(1) 在考古学上表现为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宗庙宫殿遗存是宗法制度和国家权力的最高体现,因而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城市的最核心内涵和决定性标志物;宫庙一体,以庙为主构成这一时期宫室建制的一大显著特色。
(2) 城市总体布局较为松散和缺乏统一规划,这与城市经济结构上农业尚占很大比重、政治结构上尚保留着氏族宗族组织有密切关系;最具特色的是地缘政治并未伴随文明时代的到来而立即出现,城市居民仍聚族而居。
(3) 城垣的有无尚未形成定制,城垣并非构成夏商西周三代都邑的必要条件;三代都邑的城垣建筑都具有“卫君”(含统治阶层)的性质而不是为了保卫邦国中全体成员的安全而修建的。见于东周时代的“守民”之郭在此时期尚未出现。
第三阶段 转型期
1.时间:约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2.社会特征:列国分立、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经济长足进步。
3.城市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形势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其功能与性质的巨大转变。这种变革可归纳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和城郭布局的形成两大方面。
3.1.筑城运动:两种形式
(1) 绝大部分城池是列国出于攻防的军事目的而修筑的。
(2) 春秋中期以后,卿大夫采邑逐渐突破等级城制的约束,采邑逾制筑城。
春秋时期筑城运动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旧的宗法等级城制的破坏,那么战国时期筑城运动则使新的郡县城市体系得以确立。一破一立,成为这一时期城市转型与发展的主旋律。
城市性质的转变: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王城、相对独立的诸侯国都、及卿大夫采邑,最终为封建国家的都城及作为其股肱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郡县城所取代。
3.2.城郭之构:城郭相连的两城制形式
“郭”是宗法等级城市制度的破坏形式。
“郭”――“守民”,首先是出于军事防御的目的。
其次,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的增长及大量集中于城市,并且随之而来的市民社会地位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其产生的一大动力。
从三代以宫庙为核心的政治性都邑,到由主要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和主要作为经济中心的郭两大部分共同组成城市,这是与郡县城的出现并列的、标志着春秋战国城市性质转变的最根本性的要素之一。
城市扩大了,产生了新的功能分区,用地构成发生了变化。郭中的闾里、特别是“市”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作为商业贸易中心的经济职能的大幅增强,是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居住形态的变化:1,居民从分散的状态集中到城郭之内;2,城郭内以“里”为居住单位;3,夏商西周时期的以血缘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瓦解,变为以职业划分居住区域。
春秋到战国城市布局的一种变化:从“内城外郭”到“城郭并列”。
夏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1.史载夏代都城:
禹――阳城(河南登封县告城镇)
启――阳城(夏邑、钧台,河南登封告城镇 禹县)
太康――阳翟 斟寻(河南禹县 巩县与偃师县之间)
少康――原 老丘(河南济源市 陈留县)
廑――西河(河南浚县与滑县之间)
桀――洛?(河南洛阳附近)
从《世本?作篇》“鲧作城”的记载看,阳城为鲧所筑。不过,鲧所筑的城同传说的黄帝、颛顼、尧、舜都城一样,为夯土墙,就是土围子。综合各种论述,禹建立夏朝后,定都阳城是可信的。
2.一个特点是频繁迁都
频繁迁都是殷盘庚以前的常事。原因是:“盖古者邑居无常,择利而后动。其宗庙、社稷、朝市之制,简而不伙,约而不费,故不以屡迁为劳也。”
3.夏及以前城市考古情况:
3.1.王城岗遗址
1977年,嵩山南麓告成镇西约一公里的颖水和五渡河的交汇处,发现了一处属龙山文化的王城岗遗址。王城岗遗址分为东西并列的两座小城。绝对年代为距今4405±125年。
3.2.平粮台
位于淮阳县城东南、新蔡河西岸的台地上。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185米。城垣系平地起建,采用小版筑堆筑法夯成。南北城墙的中段均发现缺口和路土,应为城门。其中南门两侧有土坯垒筑的门卫房。中间路土下还铺设有陶排水管道。城内发现多座建于夯土台基上、用土坯垒筑的长方形排房及陶窑遗址。城址始建年代当早于距今4500年。
3.3.城子崖
位于山东章丘市龙山镇、五元河畔的台地上。三重城址重叠而成――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
龙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方形,其中北垣随地形而弯曲外凸。东西宽455米,南北最长处54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墙大部分挖有基槽,并经多次修筑。有南北二门,有道路相连。碳十四测年的最早数据为距今4565±130年。
4.物质设施概况:
4.1.城墙
“禹退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盖禹始也。”夯土墙――土围子。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采用较原始的堆筑法,平地起建或挖有基槽,个别城址已使用版筑法。一般坐落于平原地区的近河台地上,地势较周围略高。平面形状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近(长)方形。面积从不足1万平方米到30余万平方米不等。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城制最早出现时间大体一致,约距今4600年~4500年左右。王城岗东西二城筑法相同,先挖基础槽,然后在槽内填土,逐层夯筑,夯痕的形制和大小极不一致,可能是利用就地捡来的河卵石作为夯具,其夯筑方法显然比较原始。(丘菊贤、杨东晨)王城岗遗址中,发现许多圆形夯筑奠基坑。坑内夯土层之间填埋有成人和儿童的骨架,少者二具,多则七具。说明用人牲进行奠基、祭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4.2.宫室与庙
在考古学上表现为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宗庙宫殿遗存是宗法制度和国家权力的最高体现,因而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城市的最核心内涵和决定性标志物;宫庙一体,以庙为主构成这一时期宫室建制的一大显著特色。(包括夏商周)
4.3.市政设施:道路、给排水。
商
1.史载商代都城
1. 契:商(河南商丘)、蕃(山东滕县)、砥石(河北隆平、宁晋县间)
2. 昭明:商(河南商丘)、东都(山东泰山下)
3. .相土:商(河南商丘)
4. 商侯履(汤):殷(河南安阳)、商(河南商丘)
商王汤――南亳(山东曹县)、西亳(河南偃师县)
商王仲丁――胧(河南荥阳县)
商王河?甲――相(河北内丘县)
商王祖乙――邢(山西河津县)
商王阳甲――奄(山东曲阜) 转贴于:城市规划师考试网
盘庚――西亳(河南偃师县) 转贴于:城市规划师考试网
盘庚―帝乙――殷(河南安阳)
商王纣――殷(河南安阳)、朝歌(河南淇县)
2.盘庚之前频繁迁都:迁都的原因“灾害说”,“战乱说”,等,与夏代的情况一样,“视民利以用迁”。耕作水平低,土地用尽后,迁到更为丰饶的地方。 3. 郑州商城
3.1.遗址
位于郑州市区及郊外,面积25平方公里。
3.2.夯土城墙
位于遗址中部,平面略呈纵长方形,面积约3平方公里。墙基宽20米左右。采用分段版筑法夯筑而成。近年,在商城南墙和西墙南段外侧600米~1100米处,又发现断续相连的夯土墙圈筑于外,兴建年代与商城相同。城内东北部宫殿区还发现可能是宫墙的夯土墙基。可能已经形成多城相套的格局。
3.3.宫殿
商城内中部偏北和东北部一带,夯土建筑基址集中分布,应为宫殿区。其中尤以东北隅最为密集。基址成组,结构复杂,最大的面积达2000平方米。台基平面多为长方形,地坪为“白灰面”或黄泥。其它遗址分布表明宫殿在城内有较广泛的分布。
3.4.市政设施
宫殿区中发现由蓄水池、的下石板筑水管道和汲水井组成的完整的供水系统。东南部靠近熊耳河有下水道工程。
4.安阳殷墟
4.1.遗址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周围的十多个村庄,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长约4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殷墟是我国第一座有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字印证并被考古发掘证实的都城遗址。据古本〈竹书纪年〉等记载,商王朝自第二十位商王盘庚始,历八代十二王至纣亡国,前后273年均以此为都。其年代约相当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
4.2.宫殿与宗庙
位于遗址中心部位的洹河南岸小屯村和花园庄一带,地势较高而近水源,是宫殿宗庙区。
洹河绕经其北、东两面,其西、南侧则开掘有壕沟连接洹河,濠沟宽约10米,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长约650米,所圈面积达70万平方米。已发掘到成组的夯土建筑基址50多座,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大型基址多为东西向。有些两两对称。似有一定规划。历代出土的刻辞甲骨都是发现于壕沟和洹河围起的这一区域内。
4.3.王陵区
坐落于小屯村西北约2公里的洹河北岸的侯家庄西北岗高地上。在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250米的范围内,共发掘出10座带墓道的大墓。
4.4.其它
――普通居住区。
――铸铜、制骨、制陶、玉器等手工业作坊。
――贵族、平民墓地。墓葬区一般处于外围地带,在有些地点居住遗址与墓葬同处一地。
周
1.西周重要都城
文王、武王――丰京、镐京(陕西长安)
周成王――镐京、雒邑(长安、洛阳)
周穆王――南郑(陕西华县北)
周懿王――犬丘(陕西兴平县)
2.丰镐
2.1.概况
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两岸,西周王朝都城。《诗?大雅?文王有声》记载:周文王“作邑于丰”,又其子发――武王营建镐京。丰京在沣河以西,镐京在沣河以东,两者隔河相望。丰京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以上,镐京遗址面积在4万平方公里以上,共10多平方公里,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
2.2.建筑
丰京遗址的北部,马王村和客省庄一带,发现夯土基址建筑群。基址成组布置,已发掘和探明了14座。4号基址最大,平面呈“t”形,面积1800多平方米。使用年代为西周早中期之交至晚期偏早阶段。
镐京遗址的北部,斗门镇官庄村、花园村一带,发现大面积夯土建筑群基址。在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面积内,发现西周时期夯土建筑基址11座。5号宫殿最大,夯土台基面积3300平方米,宫室朝向东南,平面呈“工”字形,主体建筑居中,两翼为对称的附属建筑,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年代相当于西周中期偏晚。
以上两个大型遗址群的发现为探索丰京和镐京的城市中心区域提供了线索。
2.3.道路
在丰京遗址群区域探出一条10米宽的大路,已探明的长约200米。
2.4.设施
陶质水管铺设的排水设施。
2.5.作坊、窑藏和墓葬等
――张家坡、马王村、新旺村有多处铜器窑藏。
――张家坡、客省庄、普渡村发现较为集中的墓葬及附葬的车马坑、马坑、牛坑等。
――洛水村、张家坡、新旺村、普渡村等处发现制陶、制骨作坊。
2.6.总体格局――“一城两区”
文献和考古材料表明,整个西周时期,丰镐并用,同为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际上可看作是一座都城的两个区域。西周末年,由于戎人入侵,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丰镐二京遂被放弃。
3.洛邑
3.1.概况 转贴于:城市规划师考试网
西周初年,周公,东征,在洛阳,营建东都洛邑,以图东进。
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尚书》的几篇周书中,洛邑最早称为新邑,其后称为成周,康王和昭王时期的铜器铭文中有称洛邑为王城的。
3.2.洛邑“一城说”与“两城说”之争
西周洛邑是一个城还是分为王成和成周两个城邑,其具体位置何在,一直莫衷一是。汉代以来,多数学者一直接受两城说。但至今考古未有证实。
近年来,有学者又提出一城说。
3.3.周公营洛邑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营建洛邑前召公曾来洛相宅,“我乃卜涧水东、?(chan)水西,惟洛食;我又卜?水东,亦惟洛食。”重视城市选址的自然条件。
3.4.“天下之中”
“中国”一词的由来: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特别是黄河中游南岸的河洛地带,以此作为天下之中,周围为“四方”。《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地深,正日景,以求地中。”说的是周公营建洛邑成周,以土圭测景以求地中。《逸周书?作雒》:“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为什麽要做都城于土中呢?《春秋?公羊传》僖公元年注曰:“王者封诸侯必居于中,所以教化者平贡赋者均。”《史记?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甲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4.《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非《周礼》原内容,是汉孝景帝时编入《周礼》,作为《周礼?冬官篇》的补佚。今人多采纳唐朝贾公彦和清朝江永的考证,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齐国的官书。总结归纳西周以来城市建设的特征。
春秋战国
1.各国都城
东周都城――雒邑
秦国都城――雍(陕西风翔县)、栎阳(陕西临潼武屯乡关庄和王宝屯一带)
晋国都城――绛城(山西洪洞县东南故绛城)、新绛(山西侯马市)
赵国都城――邯郸
魏国都城――魏邑(山西芮城县北)、霍邑(山西霍县)、安邑(山西夏县西北)、新里(河南开封西南)、大梁(河南开封西北)
韩国都城――新郑
郑国都城――新郑
齐国都城――临淄
宋国都城――商丘
鲁国都城――曲阜
楚国都城――郢(湖北江陵纪南城)
燕国都城――武阳(燕下都,河北易县南)
2.赵国都城――邯郸
2.1.地望
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外围。
2.2.年代
《史记?赵世家》及《汉书?地理志》载,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赵自中牟(今河南汤阴)迁都于此,至赵王迁8年(公元前228年)秦破邯郸,邯郸为赵都凡150余年。
2.3.城市布局
分宫城与郭城两大部分。总面积近19平方公里。据发掘者推断,宫城始建于战国时期,兴建年代约在赵都迁入邯郸前后,而郭城可能较宫城略早。宫城俗称“赵王城”,由平面略呈“品”字形的3座小城组成。西城近正方形,中部偏南处的“龙台”是一大型的夯土建筑台基,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96米、残高19米,是迄今所见最大的战国时期的夯土台基。城的北部还有夯土台5座,最大的两个与“龙台”处于同一中轴线上。郭城俗称“大北城”,位于宫城东北部。城中发现有战国至汉代的冶铁作坊遗址3处,铸铜作坊遗址1处,制骨作坊遗址1处,石器作坊遗址1处,集中于郭中中部偏东一带。
3.齐国都城――临淄
3.1.地望
西周至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齐都镇。
3.2.年代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姜尚为齐侯,都营丘,后又徙都薄姑。自齐献公元年(公元前859年)由薄姑迁于临淄直至齐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临淄作为姜齐与田齐的国都历600余年。
3.3.优越的地理环境
3.4.发达的商业贸易
3.4.城市布局
城垣位于淄河与系水之间。大小两城。总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
秦汉
秦咸阳
1.定都咸阳的原因
秦代定都咸阳充分表明――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交通条件、历史背景是中国古代定都的综合因素。从政治上看,从秦孝公起,经秦国七代国君长达144年(公元前350年~前206年)的经营。是政治上的大本营。从军事上看,咸阳地处渭水流域,北依九崤山,南屏终南山,有“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的战略地理条件。从经济上看,咸阳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心地带,整除载沣河、渭水交汇地点以西的三角地,土地肥沃,农产丰富,《汉书?地理志》誉它为“奥区”,又有“南山檀拓”。从交通方面看,咸阳是南北大道要冲,由渭北的一条古道,东出可通晋关(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岸),过黄河经蒲坂(今山西运城西南蒲州镇),直抵魏国;古道至渭南向东至崤函关隘(今河南灵宝县西南),可逐鹿中原。同时,由咸阳出发,沿渭水至黄河,水路交通方便。从历史看,咸阳距离西周都城镐京近,又曾是周封国毕邑的所在地,人口集中,经济开发较早。
2.城市形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独具一格。磅礴的气势,宏大的设想,奇异的构思,反映了秦代开国,革新进取,开万世基业的万丈雄心。
2.1.以宫廷为建构的核心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十二年)“作为筑冀阙宫廷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先立宫室,而后作城。
2.2.以水系为骨架:以渭水为主轴展开。
2.3.象天思想:以天体观念来建设咸阳。阿房宫――天极。渭河――天汉(银河)。众多宫室――星座。《三辅黄图》:“以则紫宫象帝居,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2.4.京畿一体的“大咸阳”
运用天体规划观念,进一步扩展到广阔的京畿地区。《史记?秦始皇本纪》:“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意思是:再次本着天体观念,以咸阳为“天极”,通过复道甬道的联系,将城周二百里内二百七十座宫观,聚集在“天极”周围,形成众星拱极。
2.5.其它
宫殿、园林、住区、陵墓、市肆、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经济、社会、文化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长安
1.定都之争――兼论自然因素在中国古代选址中的决定性作用
西汉的都城变迁:汜水(山东定陶附近)――雒阳――栎阳――长安。刘邦左右的大臣多为山东人,愿意都雒阳,认为地理位置好,可以都之。娄敬提议入关,“据秦之故”。张良极力赞同。《汉书?娄敬列传》、《汉书?张良列传》有详细记载。除了政治、军事上的考虑外,自然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回顾历史,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气候温和,水土肥沃,适宜耕作,物产丰富以及良好的山水格局等自然条件是中国古代城市选址首先注重的因素。
展开剩余
登录 |
注册 |
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