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城乡规划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的知识点第一章: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环球网校·2019-03-11 11:11:30浏览56 收藏22
摘要 为了让考生尽快进入备考状态,环球网校编辑整理了 "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的知识点第一章: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更多模拟试题及复习资料请持续关注环球网校城乡规划师考试频道!

相关推荐:城乡规划师《规划原理》第一章汇总(3.11)

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大纲要求

1、熟悉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

2、了解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及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3、了解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熟悉)

1、城市物质构成可以分为两种领域

公共领域:社会公众共享的物质环境,是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

非公共领域:社会个体占用的物质环境,是非公共投资和开发范畴。

在城市物质环境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主导作用,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环境的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开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应该保持协调。

2、城市物质环境的优化表现为良好的可达性和外部效应两个方面

可达性: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影响城市的级差地租及空间分布。可达性是城市物质要素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城市中可达性比较高的区位(如市中心地区),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比较好,因而土地价值比较高。

【判断】

外部效应:城市作为空间聚集体,物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产生外部效应,包括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类。

良好的可达性会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

【例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价值比较高的是( )。

A.文物埋藏较多的地区

B.风景良好的地区

C.可达性较高的地区

D.土地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

答案:C

(二)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了解)

1、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

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我国城市社会演化的进程趋势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1)人口老龄化

(2)家庭核心化

(3)生活闲暇化

2、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1)农村社会的认同基础--地缘关系、乡土意识--同质性。

(2)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在聚居方式和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多样性(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异质性。

(3)本质差别--城市社会的异质性远远高于乡村社会。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了解)

1、城市产业构成分为三种部类: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过程(也要记住一一对应关系)

前工业社会--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

工业社会--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经济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

3、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到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