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审计抽样流程
审计抽样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样本设计阶段、样本选取阶段、样本评价阶段。
1.样本设计阶段,任务就是根据审计目标和抽样总体的特征来设计样本。这个阶段的工作步骤主要有:
①确定测试目标。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则目标就是获取关于某项控制的运行是否有效的审计证据;如果用于细节测试,则就是获取与存在的错报有关的审计证据。
②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定义总体注意要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抽样单元是构成总体的单个项目,定义抽样单元时要使其与测试目标相一致。另外还有分层,对总体项目变异性比较大的,应该考虑分层,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减少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③定义误差构成条件。这一步就是确定一个评价标准,对样本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是否构成偏差和错报。
④确定审计程序。
2.样本选取阶段,任务就是确定设计的样本规模,并将其采用一定的抽样方法选取出来。
确定样本规模,与几个因素有关。
影响因素 控制测试 细节测试 与样本规模的关系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反向
可容忍误差 可容忍偏差率 可容忍错报 反向
预计总体误差 预计总体偏差率 预计总体错报 同向
总体变异性 无关 总体变异性 同向
总体规模 总体规模 总体规模 影响很小
选取样本。方法有四种:随机数表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
实施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选取的所有样本项目实施适合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发现并记录样本中存在的误差。如果有的项目必要的审计程序不能做,则要实施替代程序。
3.样本评价阶段,目的是通过对样本的测试结果推断评价总体的偏差和错报。
①分析样本误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识别出的所有偏差和错报进行调查,分析差异的性质和原因,评价其对审计程序的目的和审计的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②推断总体误差。对应的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时,分别是总体偏差率和总体错报金额。考虑推断出的总体误差对特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③形成审计结论。在形成审计结论时,要区分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因为统计抽样可以量化抽样风险,而非统计抽样大多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所以对于非统计抽样下评价差异时相对于统计抽样下的评价要严格许多。
在统计抽样下:
对于控制测试,将根据样本计算的总体偏差率加上抽样风险,得到的预计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前者小于后者,总体可以接受,表明该项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前者≥后者,总体不能接受,该项控制没有有效运行,这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修正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追加实质性程序将重大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接受总体,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测试范围,进一步证实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对于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利用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与可容忍错报比较,前者低于后者,总体可接受,注册会计师得出结论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前者≥后者,总体不能接受,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
在非统计抽样下:
对于控制测试,因为抽样风险无法可靠计量,注册会计师通常将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总体不能接受。前者远远小于后者,总体可以接受。前者小于但是接近后者,注册会计师要考虑扩大样本规模,进一步收集审计证据。
对于细节测试,如果调整后的总体错报大于可容忍错报,或者虽然小于但很接近可容忍错报,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总体不能接受,该项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如果前者远远小于后者,总体可以接受,不存在重大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