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例3】溢价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甲公司2007年1月2日购入某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三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票面金额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甲公司实际支付106万元。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假设甲公司按年计算利息。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初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 (即面值)
――利息调整6 (即溢价)
贷:银行存款 106
(2)2007年12月31日计算应收利息和确认利息收入
①应收利息=票面金额100万元×票面利率10%×期限1=10万元
②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a.先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 r=7.6889%。计算过程如下:
本+息的现值=10÷(1+r) + 10÷(1+r)2+110÷(1+r)3=106
当r=8%时:
10÷(1+8%) + 10÷(1+8%)2+110÷(1+8%)3=9.2593+8.5734 +87.3215=105.1542
当r=7%时:
10÷(1+7%) + 10÷(1+7%)2+110÷(1+7%)3=9.3458+8.7344+89.7928=107.873
8% |
105.1542 |
r |
106 |
7% |
107.873 |
(r -8%)÷(7%-8%)=(106-105.1542)÷(107.873-105.1542)
r=(106-105.1542)÷(107.873-105.1542)×(7%-8%)+8%
=0.8458÷2.7188×(-1%)+8%
=0.3111×(-1%)+8%
=8%-0.3111%=7.6889%
b.再计算各年利息收入
项目 |
应收利息
|
利息收入
|
溢价摊销
(还本)
|
本金(摊余成本) |
①=面值×票面利率 |
②=上一期④×实际利率 |
③=①-② |
④=上一期④
-③ | |
2007.1.1 |
|
|
|
106 |
2007.12.31 |
10(本+息) |
8.15 |
1.85 |
104.15 |
2008.12.31 |
10(本+息) |
8.01 |
1.99 |
102.16 |
2009.12.31 |
10(本+息) |
7.84 |
2.16 |
100 |
合计 |
30 |
24 |
6 |
|
2007年12月31日,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利息 10(本+息)
贷:投资收益 8.15(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85 (即溢价摊销,还本额)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利息 10
(3)2008年12月31日计算应收利息和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10
贷:投资收益 8.01(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99(即溢价摊销,还本额)
借:银行存款 10
贷:应收利息 10
(4)2009年12月31日计算应收利息和确认利息收入,并收回本息
借:应收利息 10
贷:投资收益 7.84(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16(即溢价摊销,还本额)
借:银行存款 11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 (即面值)
应收利息 10
(2)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如果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中途出售,在不符合免责情况下,应将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具体账务处理是: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例4】2007年7月l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平价(不考虑交易费用)购入一批债券,面值1000万元,剩余期限3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08年7月1日,由于资金短缺,甲公司决定将该批债券的10%出售。当日,该批债券整体的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分别为1100万元和1000万元。 假定出售债券时不考虑交易费用及其他相关因素,甲公司出售该债券时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08年7月1日,出售债券
借:银行存款(1100×10%) 11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1000×10%) 100
投资收益 10
(2)2008年7月1日,将剩余部分重分类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0×90%)900
――公允价值变动(1100×90%-900)9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9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