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资料:新生儿药动学

|0·2011-07-22 16:01:42浏览0 收藏0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资料:新生儿药动学 $lesson$

  新生儿药动学

  1.吸收 吸收速度取决于给药方式及药物的性质。

  1.1口服给药 新生儿的胃液接近中性,胃排空时间长,肠蠕动不规则,很难估计新生儿口服给药的吸收量。有的新生儿由于存在胃-食管反流或不同的喂养方式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氯霉素吸收慢而无规律,磺胺药可全部吸收。

  1.2直肠给药 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吸收效果,对新生儿的治疗作用有限。

  1.3肌肉或皮下注射 新生儿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少,局部血流灌注不足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尤其低体温、缺氧或休克时,肌内注射药物的吸收量更少。如给早产儿肌肉注射容易形成局部硬结或脓肿,由于药物吸收缓慢,可在局部逐渐蓄积而产生“储库效应”,使血药浓度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缓慢升高。因此应尽量避免给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肌内或皮下注射。

  1.4经皮吸收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角化层薄,药物经皮肤吸收较成人迅速广泛。有的药物如碘酊、硼酸、类固醇激素、水杨酸、萘、六氯酚、聚烯吡酮等经吸收过多可发生中毒反应。

  1.5静脉给药 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对危重新生儿是较可靠的给药途径。但必须考虑液体容量、药物制剂和静脉输注液体的理化性质以及输注的速度。戊巴比妥钠、地西泮等作用剧烈的药物在使用时有引起急性中毒的可能,应有医师配合。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少数药物易引起危险,应慎用。

  2.分布 药物的分布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流量、体液的pH值、体重与体液的比例、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比例、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及药物的理化特征(脂溶性、分子质量和离子化程度)等密切相关。

  新生儿体液占体重的百分率高,由于药物首先在细胞外液均匀分布才到达受体部位,因此新生儿较多的细胞外液量会使受体部位的药物浓度降低。

  新生儿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如地高辛)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影响药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新生儿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均较低,当血液药物总浓度不变时,由于游离药物量增加而使药物作用强度增加、半衰期缩短。酸中毒、高胆红素血症等均可降低药物与白蛋白的结合,增高游离型药物血浓度导致药物中毒。不易与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地高辛、吲哚美辛、苯巴比妥、保泰松、苯妥英钠、水杨酸盐等。磺胺药与血浆蛋白结合可与胆红素相竞争。

  3.代谢 药物在两种生物转化过程,包括时相Ⅰ(非合成性)和时相Ⅱ(合成或结合)。时相Ⅰ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羟化反应,新生儿催化时相Ⅰ反应的酶活性普遍降低,因此新生儿肝脏羟化、水解功能及脂酶的活性很差。时相Ⅱ反应主要包括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盐及甘氨酸的结合,由于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及活性不足,药物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显著减少,但硫酸盐及甘氨酸的结合反应速率类似成人。如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后,血中游离的氯霉素增多,造成氯霉素中毒,引起灰婴综合征。新生霉素抑制酶的作用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磺胺类、呋喃类药物可使新生儿出现溶血。

  出生2周内的新生儿肝脏清除药物的能力显著低于成人,因此早期新生儿的药物剂量不宜过大。出生2周后的新生儿肝脏药物代谢能力逐渐成熟。对多数药物而言,新生儿缓慢的代谢反应容易造成药物半衰期延长,从而造成药物的蓄积中毒。因此对新生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给药剂量需按照治疗血药浓度监测值进行调整。如新生儿黄疸不退,应及时请医生处理或给予酶诱导剂产生酶促作用,使胆红素排出,黄疸消退。

  4.排泄 未改变的和已经代谢的两种药物形式均可排泄,大多数药物经肾脏排泄,少部分通过胆道、肠道及肺排出。

  新生儿体表面积较成人大,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明显低于年长儿,如地高辛、抗生素等容易发生蓄积中毒。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用药剂量宜小、给药的间隔时间宜长。1周内新生儿多主张每隔12小时给药一次,1周后的新生儿药物剂量应增加到每8小时一次。氨基苷类、地高辛、呋塞米、吲哚美辛、青霉素和呋喃类用药量宜少,间隔应适当延长。

更多信息访问:初级药师考试频道   初级药师试论坛 卫生职称博客圈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