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16年12月1日,该企业“原材料——甲材料”科目期初结存数量为2 000千克,单位成本为15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月份发生有关甲材料收发业务或事项如下:
(1)10日,购入甲材料2 02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 320元,增值税税额为4 201.6元,销售方代垫运杂费2 680元(不考虑增值税)。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2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2)20日,销售甲材料100千克,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元,材料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
(3)25日,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甲材料3 000千克,生产车间一般耗用甲材料100千克。
(4)31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结转发出甲材料成本。
(5)31日,预计甲材料可变现净值为12 8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该企业购入甲材料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甲材料实际入库数量为2 000千克
甲材料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使入库总成本增加320元
甲材料入库单位成本为17.5元
甲材料入库总成本为35 000元
购入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 35 000(32 320+2 6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 201.6
贷:应付账款 39 201.6
甲原材料的总成本=32 320+2 680=35 000(元),实际入库数量=2 020-20=2 000(千克),所以甲材料入库单位成本=3 5000/2 000=17.5(元/千克),选项ACD正确: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已经反映在总成本中,不会增加总成本,选项B错误。
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该企业销售甲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银行存款增加2 260元
主营业务收入增加2 000元
其他业务收入增加2 000元
应收账款增加2 260元
企业销售原材料确认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2 26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0
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发出材料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生产成本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管理费用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
生产产品耗用原材料应计入生产成本,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选项C错误与,选项D正确。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关于结转销售成本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甲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5.58元
其他业务成本增加1 625元
主营业务成本增加1 625元
甲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6.25元
企业发出原材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本月甲原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 000*15+2 000*17.5)/(2 000+2 000)=16.25(元/千克)。结转本月发出甲原材料成本的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 1 625(100*16.25)
生产成本 48 750(3 000*16.25)
制造费用 1 625(100*16.25)
贷:原材料 52 000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5),下各项中,关于该企业12月末原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12月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元
12月末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原材料”全额为12 800元
12月末甲材料的成本为13 000元
12月末甲材料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结存甲材料成本=(4 000-3 200)*16.25=13 000(元),原材料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12 800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 000-12 800=200(元)。12月末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原材料”金额为其账面价值,即12 8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