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温馨提示:2021年中国图学会BIM等级考试已经结束(点击免费下载 图学会第十八期《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一、二级真题),同时考生们可以使用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功能,及时获取BIM考试成绩公布等时间信息。环球网校已开通BIM报考资格免费查询入口,输入学历等信息即可快速查询,想要报名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通过基于BIM的数据模型,实现业主、设计方、施工方及各专业工程师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控制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工期进度,带来了很多好处。和传统模式相比,BIM模式带来了以下四方面的好处。
(1)建筑性能分析
传统模式下,由于软件功能限制,业主很难有时间和资源对不同施工方案的建筑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使得风环境、光环境等因素的实际使用情况,直到建筑投入使用后才能确定,不利于建筑节能设计和优化,削弱了设计阶段对运营阶段成本控制的贡献度。
基于BIM技术,可以建立3D模型,对建筑的风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等等进行3D模拟,模拟结果直观形象,便于业主选择经济性强的方案。上海中心大厦便通过Ecotect等软件对建筑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采光进行了优化改进,外立面选择了双层玻璃幕墙,即有利于采光,有具有一定的保暖功能。经模拟,自然光照能够满足约89%的上海中心大厦地上部分的采光需求,同时,地下一层有38.1%的区域采光系数大于1%,地下二层有19.7的区域采光系数大于1%。数字化的建筑性能分析,使得上海中心大厦充分考虑了建筑的采光、保暖性能,减少了采光保暖设备的投入,降低了工程成本投入。
(2)变更管理
传统模式下,由于大型复杂项目设计工作量大,施工过程复杂,设计阶段的漏洞将导致施工阶段的变更和返工,造成工期拖延和成本上升。传统模式下,上海中心大厦同类体量的项目需要约15万张图纸,而基于BIM技术则可以通过整合的模型存储建筑信息,革新成本和工期管理模式。
上海中心大厦借助BIM技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碰撞检测;2)施工现场模拟;3)设备运行模拟(如塔吊运行模拟);4)施工进度模拟。借助BIM技术,上海中心大厦的工程变更率和变更费用控制在了较低水平,如表4-1所示,为该项目节约了大量成本和资源。
上海中心大厦总工程师葛清指出,通过碰撞检测,上海中心大厦在设计阶段就检测出结构碰撞约100000个,如果按照每个碰撞问题需要一千元的变更费用,仅碰撞检测就为上海中心大厦项目节约了1亿元的成本。
(3)供应链管理
传统模式下,受二维图纸表达能力的限制,异形构件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尺寸等细部偏差,导致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才发现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制作,不仅增加了成本,严重情况下回拖慢施工进度。
基于BIM技术,上海中心大厦在玻璃幕墙和钢结构两种构件的供应链管理上都交出了优秀的答卷。上海中心大厦的玻璃幕墙由19000个异形的设计单元组成,每个设计单元包含约30种不同类型的组件,通过基于BIM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幕墙安装无一返工,安装精确度控制在2mm之内。钢结构方面,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通过BIM数字化技术,将钢结构实际坐标与模型坐标比对,在安装之前就确保钢结构组件的精确性,整个工程中浪费的钢结构控制在了2吨以内。
(4)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传统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对成本控制的效果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不是管理流程的缺陷,而是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模式对手工计算方式依赖性较强,大量信息需要从二维图纸上提取,海量数据无法及时共享,因而信息化程度严重不足。
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大为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管理。上海中心大厦项目成立了专门的BIM工作中心,只需4位成员便可以应对整个超高层建筑的海量信息数据。上海中心大厦的BIM模型每14天就更新一次,包括建筑的参数、性能,造价等方面的信息,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融入了项目管理之中。
综上可见,上海中心大厦在建筑性能分析、变更管理、供应链管理、造价管理四个方面融入了BIM理念和技术,实现了对成本和工期的精细化管控。
BIM模型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可全面提升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与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高效率、高精准度的完成工程量计算工作。以上内容就是“案例分享:BIM应用给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带来什么?”,更多BIM热点资讯/教程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BIM实训”,也可点击下方免费下载领取精品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