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根据定义,模式包含两个基本的要素,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核心。我们首先来看问题。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复用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减少解决问题的成本,这个前提是问题要能够不断的重复发生。如果问题本身不经常发生,那么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就不能成为模式。再看模式的另外一个要素,解决方案的核心。为什么要加“核心”两个字呢?这是由于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背景下发生时,其解决方案的核心是相同的,但是具体的实施细节上可能会有差异。然而,如果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才是解决问题的难点,背景差异带来的影响是可以轻易解决的,那么仍然没有违背模式的目的。
前以述及,IDM是针对“完全覆盖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系统中实际工作流程单一软件所需的交互信息”。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不能在产生问题的层次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应当进入更高层次上去思考。我国建筑业不同子行业有其固定的工作流程,需要不同工作流程节点上的任务软件。工作流程满足“模式”的定义,“构件”分布于各工作流程任务软件中。
“模式思维”就是结合建筑业工作流程,统筹策划完整的“分布式BIM数据库及其IDM体系”,以分布式数据库替代“构件思维”的单一(“集中式”)BIM数据库,以分布式软件系统替代BIM建模软件,以端对端多样化标准交换需求替代单一的IFC标准交换。形成一种全新的BIM“模式思维”,这种由若干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BIM系统,是一种化整为零、各个击破;零敲碎打、化繁为简;多方位参与、多角度切入、软件多元化的BIM实施方式,蕴含着兵法“分而治之”的奥妙。国家《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提出的P-BIM本质上就是一种模式(PATTERN)思维。
相对于互联网的一日千里,BIM的“构件思维”发展显得缓慢而保守,现有互联网服务提供的空间能力并非包罗万象,留给构件思维的空间仍然巨大,但如果在思想和技术上继续因循守旧,可能会再次错过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又以机遇期。过去20年,BIM重点在于“构件思维”的数据建模,这仅仅是一种可视化手段,与空间计算无关。而在大数据时代,利用数据支撑决策才是BIM价值所在。BIM辅助决策的核心是综合与高效,构件思维有先天缺陷成为无解难题。反观基于模式思维的HIM矩阵网格这种互联网服务的技术路线,网格是空间计算、是信息承载和计算的基本单元,瓦片地图、空间搜索、实时交通、叫车匹配无一例外全是网格……为什么用网格?因为网格在计算机中记录为统一规则的编码,调用编码进行各种运算,是通用的IT方法,可借由各种IT优化手段应对BIM系统海量数据和海量访问。模式思维包含构件思维。
BIM技术作为目前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最高水准,会有越来越多的价值潜能被不断开发,节省成本、提高质量、产生价值,何乐而不为。以上就是环球网校为你带来的BIM相关内容,更多建筑类精彩内容可以关注环球网校,也可点击下方“免费下载”领取自主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