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正式提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强技术研发应用、打造“中国建造“品牌”的目标任务,智能建造迎来发展新契机。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BIM等数字技术不断兴起和变革,在“互联网+”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建筑业也亟待运用现代智能技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从设计、建造和管理等方面实现更高效、精益、协同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建筑业智能升级的必经之路。中国电建贵阳院信息与数字工程研发中心副主任黄洁对数据观记者表示,传统建筑行业智能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融通、数据融合以及行业融合。中国电建贵阳院正在通过对工程行业的数据积累、挖掘、并最终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智慧工程”,为工程建设、运维提供优质服务。
据了解,电建贵阳院于2006年正式启动BIM技术研究,2012年全面推广应用;目前全院百余个工程应用了BIM技术,是贵州省内成立最早、技术实力最为雄厚的BIM技术研发机构之一。随着BIM应用逐步走向深入,单纯应用BIM的项目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将BIM与物联网、云计算、VR等信息技术或系统集成,建筑行业进入“BIM+”时代。
黄洁介绍道:“比如在浇筑大坝时,混凝土的温控是混凝土坝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传感设备布置在BIM模型上,实时读取温度数据,以便更加精准的控制温度,这是BIM+物联网。还有BIM+云计算,我们建立了云计算中心,希望通过资源池化的方式重塑在线协同设计,不同地方分院的工作人员在同一空间开展更高效的设计,能够保证所有数据在线协同的同时,优化企业的软硬件配置。”
建筑业智能升级,首当其冲就是要“淌通”技术的路子。
贵阳院持续深耕工程建设行业,面向各参建方,利用BIM、大数据等技术,自主研发建设了数字工程平台,实现工程建设协同管理、信息数据实时共享、业务流程透明高效。
目前,电建贵阳院已有多类工程项目应用该平台,例如:织金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马岭水利枢纽数字技术应用、坦桑尼亚鲁非吉项目等等,都是电建贵阳院利用BIM、物联网、VR等技术的典型项目案例。
前面把技术“淌通”了,后面的路才好走。黄洁向数据观记者说道:“一方面,因为在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了技术需求;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的客户以及外部的市场环境因素,促使建筑行业必须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来适应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后,各行各业都在贯彻这样一个发展理念。那么,高质量发展应该如何实现呢?黄洁表示,新兴的数字技术与传统建筑业的融合,给我们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作为一种实现途径,让高质量发展更有内涵。
技术“淌通”之后,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另一关键在于数据融合。
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内会产生海量数据,如何更加高效利用海量的工程相关数据,也是建筑业实现信息化变革的关键因素。
黄洁表示,以往大多数系统、包括工程项目都是独立存在的,彼此间信息不交互,数据孤岛林立;如今,BIM、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基于新技术的数字工程系统的承载能力、模型的承载能力也不断在扩展,这为工程数据的融通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为挖掘有价值的数据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还有一个就是行业的融合,建筑行业需要跟信息化技术融合,那么,我们可能会跟互联网企业或者通信运用商建立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就是我们说的行业与行业间的融合。”黄洁说道。
此外,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平台资源也十分重要。
近年来,借助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贵州实现了“换道超车”。而贵阳高新区作为国家大数据引领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工程、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近年来一直坚持以大数据为中心,积极孵化和引进高科技企业,完善大数据生态建设。可以说,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沟通交流平台。黄洁表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汇集众多大数据企业,就无法进行技术的交流合作,同时,在获取相关资源时也会更加费时费力。
对电建贵阳院而言,信息化平台建设确实是个一把手工程。黄洁表示,因此,从技术应用、资金预算到人才引进等方面,贵阳院都得到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贵阳院也将依托自身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研发以及项目经验,以“信息化创值增值能力建设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技术服务,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向智能转型升级发展。
总之,BIM技术作为目前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最高水准,会有越来越多的价值潜能被不断开发,节省成本、提高质量、产生价值,何乐而不为。以上就是环球网校为你带来的BIM相关内容,更多建筑类精彩内容可以关注环球网校,也可点击下方“免费下载”领取自主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