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很多企业上马BIM项目,只是建了很漂亮、很好的模型,但建完之后不知道怎么用,建模的成本很高,而实际BIM的价值却发挥不出来。
二、BIM是Revit软件
有人认为,BIM是Revit软件,或者是“e建筑”这种快速浏览BIM模型的app……事实上,BIM是一个大的概念,它的应用可以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它的应用可能有成百上千种,需要一系列的工具或服务来支撑。
三、BIM是单专业的事情
BIM是面向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需要多专业协同。BIM服务器或者平台可以把信息综合起来并加以管理,实现各专业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互通。
四、BIM就是碰撞检查工具
有人认为,BIM的功用主要是对复杂的底层空间进行管道碰撞检查,在工地实施之前解决管网交叉碰撞问题。实际上,碰撞自动检查工具只是BIM工具的一部分,甚至算不上BIM理念的核心模块。
五、BIM要花很多钱
宣传力度大的BIM项目多是一些标杆项目,投入大、时间长,但并不表示所有的BIM项目都是高大上,也可以以较少的投入实现BIM。
六、BIM是nD
有人认为BIM是n维,这并不准确。应该说BIM是6个维度(3D空间、1D时间、2DWBS(合同WBS、施工WBS))的结构化数据库。
七、BIM可以“三天速成”
类似“三天速成”之类的教程可能会给初学者造成误解,认为BIM技术一两周就可以掌握。实际上,初步掌握BIM需要的是几个月而不是几周,并且需要良好的BIM环境。
八、有了BIM,自己什么都不用干了
有些朋友会问,既然都有BIM了,为什么我还得做那么多工作,把各专业的模型综合在一起之后,能不能自动给出最优的排列方案,别让我们自己一个一个调整了?工具是辅助我们工作的,不可能完全替代我们的工作,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岂不是都要下岗了?
九、只有高科技、高难度的建筑适合BIM应用
有人感叹,BIM是高科技、高难度建筑设计的专属,普通建筑用不上。事实上,BIM的可视化将建筑建造过程中原来隐蔽的问题表面化,帮助管理者直观阅读建筑信息和专业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十、最怕设计修改
有人担心,建设方的建筑方案到施工图总在实时动态调整中,设计院使用BIM,每次的修改都是灾难性的改图风暴。实际上,BIM的关键工作原理在于自规划方案到施工图设计、运营阶段全过程使用唯一模型“Modeling”,它最基本的特征是不断“成长”,最能够适应实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