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题

某烟花爆竹企业,生产的烟花爆竹升空类产品双响、小礼花、多彩礼花、高空礼花等。

该企业厂区南北长130m、东西宽35m,占地面积4356㎡。场地四周为砖砌围墙,高2m,厚0.24m,大门位于围墙的东南角门朝南,院内从南到北依次建有三栋仓库,分别为南部的1号仓库,建筑面积为360(12×30)㎡;中部的2号仓库,建筑面积为360(12×30)㎡;北部的3号仓库,建筑面积为(5×12)60㎡,合计建筑面积为780㎡。北部的3号仓库改建为厨房和住宿。在原有1、2、3号仓库之间的空地上分别搭建了A、B、C、D、E共5个简易工棚。在1号库房南侧及西侧和围墙之间分别搭建了F、G、H共3个简易工棚。

除改造利用原有区域外,又增加了无药工房区(球壳库和泥底库)、礼花弹成品和亮珠库区。共计8块厂区,分别是1.1级危险品总厂库区、2个1.3级成品仓库区、主生产区(礼花弹、组合烟花和行政区)、亮珠生产区、无药工房区(球壳库和泥底库)、原料库区(无药工区)、礼花弹成品和亮珠库区。

该企业生产原材料为硝酸钡、高氯酸钾、硫磺、铝粉、铝镁合金粉、亮珠等和半成品亮珠等。其主要工序:炮筒打中隔穿引线(外购)、装上药(炸药与亮珠)、封口、装下药(发射药)、糊底(或装锯末压纸片)、装箱。

该企业雇有4个装药工、2个配药工分别在自建的5个简易工棚中进行操作,装顶药(顶药:炸药与亮珠)操作工旁边有封口人员。装发射药操作工旁边有糊底与装箱等人员。由于场地限制,配药、装药、中转、封口、装箱等操作均在同一空间,相互之间没有安全距离。南端生产区域,只有1号仓库到南围墙之间狭窄区域,除1个配药员在1号仓库西侧外,其他操作人员均在此狭窄区域内作业,药物、半成品、未装箱的成品均堆放在此。装箱成品放入相邻1号仓库。

该企业租用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没有资质的场所,非法购进原材料,非法组织生产、销售烟花爆竹。

该企业生产区内作业管理混乱,工棚间无安全距离,作业人员定员和药物定量未作限制,有限区域内人员集聚密度大;原料、半成品、成品堆放过多,无防静电安全设施。

该企业负责人梁某和生产经理赵某未能合格通过有关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组织的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该企业未能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

对在事故应急管理方面,该企业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上存在逻辑错误,未能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某日9时,环境相对湿度10%~29%,气候干燥(易产生静电积聚),该企业生产区域作业人员陆续开工。10时40分,装药工吴某未穿防静电服,在装药棚进行双响炮装发射药过程中,直接接触药物,在相对封闭的空气中漂浮有超过规定浓度的药物粉尘,衣服外套带有大量药物粉尘,遇到静电意外释放,引发爆炸。瞬间引发东相邻的两个露天作业点,以及西北相邻的露天存药处和配药棚发生爆炸,又连环引起1号仓库内成品发生爆炸,仓库垮塌。紧接着配药棚、装药棚相继爆炸,导致在2号仓库的数千公斤亮珠和烟花爆竹成品、半成品发生爆炸,最后又引爆北边两个装药棚,整个厂区炸毁。该起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341万元。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展开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故调查结束后,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最终对事故调查组提交的事故调查报告做出批复,有关行政部门对该起事故涉事的企业及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单选题

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接受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

A

8学时

A

32学时

A

48学时

A

24学时

A

12学时

查看答案
答案
正确答案:C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九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由于该企业属于烟花爆竹企业,则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故本题选择C选项。


单选题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下列关于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程序正确的是( )。

A

资料收集、成立编制工作组、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桌面推演、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评审、批准实施

A

成立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应急预案编制、桌面推演、应急预案评审、批准实施

A

成立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应急资源调查、风险评估、桌面推演、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评审、批准实施

A

成立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桌面推演、应急资源调查、风险评估、应急预案评审、批准实施

A

资料收集、成立编制工作组、应急资源调查、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桌面推演、应急预案评审、批准实施

查看答案
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包括成立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应急预案编制、桌面推演、应急预案评审、批准实施8个步骤。故本题选择B选项。

多选题

下列劳动防护用品中,属于躯干防护用品的有( )。

A

防静电服

A

防静电手套

A

防静电鞋

A

防尘口罩

A

无尘服

查看答案
答案
正确答案:A,E
解析

躯干防护用品就是防护服,如一般防护服、化学品防护服、防酸服、防碱服、防油服、防水服、防放射性服、浸水工作服、防寒服、热防护服、防静电服、无尘服、阻燃防护服等。故本题选择A、E选项。

多选题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下列企业应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有( )。

A

建筑施工企业

A

矿山企业

A

机械制造企业

A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

A

金属冶炼企业

查看答案
答案
正确答案:A,B,D
解析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二条,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多选题

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

A

吴某在装发射药时,未穿防静电服,直接接触药物,衣服外套带有大量药物粉尘,遇到静电意外释放,引发爆炸

A

该企业生产区内作业管理混乱,工棚间无安全距离,作业人员定员和药物定量未作限制,有限区域内人员集聚密度大

A

该企业未能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

A

该企业租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没有资质的场所,非法购进原材料,非法组织生产、销售烟花爆竹

A

原料、半成品、成品堆放过多,无防静电安全设施

查看答案
答案
正确答案:B,C,D,E
解析

结合案例背景,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装药工吴某未穿防静电服,在装药棚进行双响炮装发射药过程中,直接接触药物,在相对封闭的空气中漂浮有超过规定浓度的药物粉尘,衣服外套带有大量药物粉尘,遇到静电意外释放,引发爆炸。选项B、C、D、E均不属于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故本题选择B、C、D、E选项。

历年真题
资料下载

注册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