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中级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第二十七章平均发展水平

环球网校·2020-09-30 13:57:59浏览672 收藏336
摘要 环球网校小编分享“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第二十七章平均发展水平”,以下提供了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考点及练习题供大家学习,后续小编会更新更多章节考点及练习,敬请关注!

编辑推荐: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讲义汇总

【知识点二】 平均发展水平

一、发展水平的有关概念

1、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2、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水平

时间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则称为中间水平。

3、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

①基期水平: 是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

②报告期水平: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

4、平均发展水平也称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是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它可以概括性描述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一) 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就是简单算术平均数。

【例题:2004 年单选题】某地区 1999~2003 年原煤产量如下: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第二十七章平均发展水平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第二十七章平均发展水平

该企业 3~6 月份平均职工人数为( )。

A.1500 人

B.1400 人

C.1445 人

D.1457 人

【答案】D

【解析】月末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由此构成的时间序列为间断时点时间序列。 间隔期均为 1 个月。采用“两次平均”的思想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第一次平均:(1400+1500)/2=1450;

(1500+1460)/2=1480;

(1460+1420)/2=1440;

第二次平均:(1450+1480+1440)/3=1457

②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

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第二十七章平均发展水平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第二十七章平均发展水平

【例题:2010 年单选题】在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与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计算思路相同的是( )。

A.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B.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

C.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D.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答案】A

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第二十七章平均发展水平

为避免报名成功考生错过准考证打印导致无法参加考试,小编建议考生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届时我们会及时提醒2020年各省中级经济师准考证打印时间通知,大家可安心备考。

以上内容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第二十七章平均发展水平,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及历年真题,点击“免费下载”按钮后即可领取!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