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地方公务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二)

网络整理·2019-09-29 10:26:55浏览37 收藏3
摘要 对于公务员考试来说,备考无疑是关键的,因为不论是国考还是省考,竞争都很激烈,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复习去理解、掌握、巩固各类与公务员考试密切相关的知识。下面,小编整理2020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的相关习题,希望对各位急切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有一定的帮助。

1.按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可将其分为( )

A.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B.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C.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

D.成文法律关系和习惯法律关系

2.有句法律格言说“紧急时无法律”是指( )

A.遇特殊情况时,法律不具备任何作用

B.法律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形

C.法律不处罚紧急时刻发生的案件

D.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的处罚

3.“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体现立法原则中的哪项原则( )

A.宪法原则 B.法治原则

C.民主原则 D.科学原则

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A.平等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批评、建议和检举权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多少通过( )

A.过半数

B.三分之一以上多数

C.三分之二以上多数

D.四分之三以上多数

1.【解析】C。A项错误,是依据义务人的范围不同进行的分类。B项错误,是按照法律关系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进行的分类。C项正确,按法律关系所体现的社会内容的性质,法律关系分为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当选。D项错误,是按照法律制定程序不同进行的分类。

2.【解析】D。“紧急时无法律”基本含义是: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在通常情况下所禁止的某种行为,以免遭受紧急状态所带来的危险,其正当性来源于对人性的体谅。根据《刑法》第21条第1款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D项当选。

3.【解析】B。立法原则是指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立法原则主要有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体现的是立法原则中的“法治原则”。B项当选。

4.【解析】B。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B项当选。

5.【解析】A。根据《宪法》第64条的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A项当选。

好好备考才是2020公务员考试成功上岸的不二法宝。备考时切忌一味地灌注,一定要有系统的备考方法和备考计划,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并且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争取公考一次性上岸。小编也会持续为大家带来各种有关公考的资讯和备考资料,敬请关注。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