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中国医师协会祝全国医务工作者端午节快乐!

|0·2014-05-30 15:13:04浏览0 收藏0
摘要 中国医师协会祝全国医务工作者端午节快乐!同时提醒您:端午节谨防“粽子病”

  中国医师协会祝全国医务工作者端午节快乐!

  向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师们致敬!

  同时提醒您:端午节谨防“粽子病”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粽子这种美食佳品,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如果饮食不慎,会在端午节罹患上“粽子病”。甚至一些年轻人,或者平时比较健壮的人,由于对自身体质的过于自信,忽视了对疾病的预防,也会引发“粽子病”。

  胃肠道疾病制做粽子的糯米性味甘平,少量食用具有健脾生津益气的作用。但是糯米的质地黏滞,长期大量的摄入会延长排空时间,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产生恶心、打嗝、腹胀、腹泻等症状。制做粽子的馅料和糯米在胃肠道完全消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在交感神经不兴奋、胃肠蠕动较缓慢的时间内食用,更会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使胃酸大量分泌,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糖尿病、高血脂每天以高热量、高糖分的粽子为主食会使身体迅速肥胖,或者诱发诸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痛风过多食用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高价食材的裹蒸粽或包有香菇的中国台湾粽等含嘌呤多的粽子,容易引起痛风。

  脂溢性皮肤病近来研究发现,脂溢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糖类、脂肪的摄入过量有关。过多食用含油脂较大的粽子会使皮脂腺分泌增加,引起脂溢性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痤疮等)。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患者过多食用含盐的咸粽子,如馅料经过腌渍调味的北方粽与裹蒸粽,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

  气道异物老年人因牙齿脱落,吞咽反射较迟钝,快速吞咽可能会将粽子误吸入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婴幼儿因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也会将粽子或其中的内馅如枣核等误吸入气道,引起意外。因此,老年人及婴幼儿吃粽子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万不可狼吞虎咽,以防不测。

  旧病复发原先就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空腹吃粽子极容易使旧病复发。粽子中常常会放入咸肉、蛋黄、红枣甚至海鲜等,使一个普通的粽子变成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因此,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人以及有慢性肠胃炎或胆囊疾病人吃了这些“内容丰富”的粽子,容易引起旧病复发。

  总之,粽子虽为节日中的鲜品,食之不当也会伤人。以糯米做主料的粽子不易消化,过食会因伤脾胃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来源: 信息部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医患关系信任缺乏症”?

医患关系应是战友加兄弟

美国如何营建和谐医患关系

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医患关系之疾 在于心态是否对等

医患纠纷之痛 何药可治?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