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物业管理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物业管理师《综合能力》第三章知识点:群体决策

|0·2013-11-20 10:17:51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物业管理师考试《综合能力》复习辅导第三章知识点:群体决策。

特别推荐:2014物业管理师《综合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群体决策

  著名心理学家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实践中管理工作一刻也离不开决策,尤其是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群体工作中的关键活动之一,对群体效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管理心理学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一)群体决策过程

  在群体决策过程中,群体成员面对所要决定的问题以及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需要做出分析、比较、权衡、选择。群体决策包括三个维度:成员参与决策程度;群体决策内容;群体决策范围。这三个决策维度决定了群体决策的特点与质量。管理心理学研究提出,群体决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问题诊断阶段:群体在此阶段确认问题性质、问题情景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标准;

  (2)备择方案阶段:群体成员提出各种可能采用的解决办法和备选方案;

  (3)选择决策阶段:通过群体讨论、分析、比较,权衡不同备选方案的利弊,决定有可能获得最佳结果的解决办法。

  实际的决策过程常常不是那样规范和理性的,而是受到许多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群体决策过程与群体各成员的价值观念、信念、态度、期望以及群体规范等都有密切关系。同时,群体决策研究提出常用的六种方法。

  (1)无反应决策法:群体在决策过程中提出多种建议,却不作任何讨论。在最终采纳其中一项方案时,不加评价就自然放弃了其他建议。

  (2)权威决策法:通常由群体负责人(如部门经理)为群体做出迅速的选择和决策,决策效果取决于决策者所拥有的信息和群体其他成员对决策的接受程度。

  (3)少数人决策法:群体中少数几个人控制决策过程,然后征求其他成员的意见。

  (4)多数人决策法:通过群体中多数人的投票或其他方式来做出选择和决策。

  (5)共同意见决策法:在群体决策中,力图取得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其他人给予支持。对于重要的决策,一致意见决策法可以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6)一致意见决策法:这是指所有群体成员完全同意所要选择的备选方案和行动计划。在群体决策时,这种理想状态往往难以达成,群体因而会转向多数人决策或共同意见决策法。

  (二)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在群体活动中,有些时候需要进行个体决策,而更多时候需要开展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其利弊之处。我们可以从解决问题的速度、准确性、创造性、冒险性和解决问题的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

  1.高质量信息加工

  群体决策条件下可以比个体决策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充分地运用知识与专长解决问题。尤其在多样性程度比较高的群体中,将会在群体决策时有更多的机会诱发、利用和处理信息,决策的创造性更高。群体成员参与决策,加强了多种信息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群体成员还通过决策过程更好地了解决定的内容和任务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随后的工作效率。

  2.多种备选方案

  在群体决策中,往往会产生多种备选方案,并做出更多选择,提高决策的准确性,避免由于视野狭窄,影响最优方案的涌现,造成决策失误。

  3.高承诺接受度

  群体决策可以增强积极的价值观念。群体决策的结果更易得到所有成员的理解和接受,因而在群体成员中形成对决策结果的高承诺度,群体成员更愿意承担所决定的任务和接受所需要的变革。群体决策增加了成员相互了解和信任,利用适当的群体压力制定较高而又能达到的目标。

  当然,群体决策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任务的复杂程度和时间及代价。在这两方面,群体决策有时较费时间,群体在决策过程中常常比个体决策更为冒险和容易极端化,从而影响群体决策的效果。不过,决策失误的代价常常比个体决策低。从长远来看,群体决策的效率会高于个体决策。

编辑推荐:

2013年物业管理师考试考后真题分享与讨论
2014年VIP套餐内含考题预测 两年学习保障
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内容介绍

2014年物业管理师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