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物业管理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物业管理师《综合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激励的概念与过程

|0·2013-11-20 09:46:47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物业管理师考试《综合能力》复习辅导第三章知识点:激励的概念与过程。

特别推荐:2014物业管理师《综合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激励的概念与过程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必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这是一种起加强、激发、推动作用的、并指导和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内心状态”。激励对于组织的经营管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并不是取决于他自身的能力和天赋,其能力和天赋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动机水平的高低。无论一个组织的现代化程度如何,除非作为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载体的员工被真正激励起来,否则它就难以取得可持续的发展。要了解激励,首先需要理解需要和动机的概念。

  (一)需要和动机的概念

  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等物质需要及对归属、爱等的社会需要。需要未能满足的状态,会产生一种驱动人采取行动满足需要的压力,这种压力只有达到目标,满足需要时才会缓解或解除。

  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动机有三个要素:决定人行为的方向,即选择做出什么行为;努力的水平,即行为的努力程度;坚持的水平,即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

  动机又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做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因为这种行为可以带来成就感或者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而外在动机是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非行为本身。

  员工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共同影响员工在工作中的偏好。内在动机驱动的员工更看重的是工作的本身,热衷于寻找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为此付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外在动机驱动的员工则更看重工作的结果,譬如丰富的报酬与显赫的地位。

  (二)激励和激励机制的概念与激励过程

  所谓激励,指人类活动的二种心理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方向。通常而言,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如欲望、需求、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人的激励。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也就是指企业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企业的激励机制包含两个要素:第一,发现员工需要什么,然后用这个事物作为员工完成工作的报酬;第二,确定员工的能力是否可能完成这项工作,也就是说,需要和能力是实现激励功能的两个要素。激励并不是无条件地简单满足员工的任何需要,而是要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组织绩效提高的方式来满足员工的需要,要对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程度予以控制。例如员工在上班时间有社交需要,他可能会擅离职守去会友来满足这种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不仅不会导致组织绩效的提高,反而对组织有害。而且有些需要被过度满足后反而会导致绩效下降。

  员工激励是一个过程,是员工行为发生前后相互关联的因素链。只有了解到这个因素链的存在,才可因人而异地实施激励方案,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在激励员工过程中,往往出现的重要问题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否高?如果不高,则不仅要激励员工的动机,而且要提高他的工作能力,并且进行绩效评估,发现问题并寻找修正措施。

编辑推荐:

2013年物业管理师考试考后真题分享与讨论
2014年VIP套餐内含考题预测 两年学习保障
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内容介绍

2014年物业管理师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